沙棘果种植技术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11-22 10:18
沙棘果种植技术
沙棘果的种植技术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沙棘是阳性树种,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粟钙土、灰钙土、棕钙土、草甸土、黑护土上都可种植,在砾石土、轻度盐碱土甚至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区也可以生长,但是不喜过于粘重的土壤。沙棘对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喜积水,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或河漫滩地、丘陵沟谷可以生长。沙棘对温度要求不严,在最低-50℃到最高温50℃内均可存活。沙棘极耐干旱、贫瘠和冷热。 施肥时间应在第2年结合春耕进行,施腐熟的农家肥37500~60000kg/公顷,或施坑塘泥150.0~187.5t/公顷,再加磷酸二铵188~225kg/公顷作为底肥效果最好,最好施10cm深左右并集中施用,做垄时施于垄底,做床时按行施,但要注意将肥料和土掺均匀,以免烧根影响出苗。 在干旱多风地区春季育苗一般在播种前3~5d把床做好。做床方法根据气候土壤条件的不同可采用高床低床或弓形床。高床适用于雨量较多和排水不良的地区,低床适用于降水量较少的干旱地区,弓形床便于地膜覆盖。 播种量:一般播种量60kg/公顷,可产成苗82.5万株/公顷左右,播种量以52.5~67.5kg/公顷为宜。种子催芽:沙棘播种前应做好浸种催芽。催芽时先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2h,然后再进行催芽处理。主要方法为混沙处理,用40~60℃的温水浸泡1~2昼夜捞出,按1∶3的比例混入湿沙,堆放在背风向阳处,用塑料薄膜或席草帘等物覆盖增温保持一定温度,播前5~6d每隔1d翻动1次,以后每天翻动1次,经过10~15d当30%~4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或直接装入麻袋置于背风向阳处或热炕上,每天翻动1~2次并用冷水淘洗一次,保持一定温度,经过5~6d当有30%~4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为利于苗木生长和便于管理,沙棘应采取大行距、宽播幅播种,一般播种行距20~25cm,播幅宽10~15cm,沟底要平,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播幅内,覆细沙土2.0~2.5cm,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若春季播种时土壤干燥。播种前满足底水,待土壤干燥后再将床面整平然后播种,或边开沟边播种然后覆土以保墒情。为防止土壤干旱或雨后板结,播种后覆盖一层草,当幼苗全部出土后再分期去掉,以免小苗过嫩发生日灼。春季播种后要经常喷水以保证湿度,约5~7d即可大部分出土,15d以后可出齐全苗。 沙棘栽植密度随品种的树势强弱而定,便于机械化抚育。定植应整好地挖好坑,有条件的地方施入底肥,栽后立即灌好扎根水,灌水后用土封好裂缝。结果前4年每年应中耕除草,有条件的地方雨季施些尿素。每年春季进行疏剪,清除多余的干枯枝、病虫枝以改善树体光照。 以上就是沙棘果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沙棘的生长分四个阶段:幼苗期、挂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