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联盟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滨州市滨城区:AI赋能智慧农业 开创乡村振兴“新赛道”

2024-01-09 13:373960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数字乡村战略部署,聚焦数字强省建设规划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依托杨柳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特色优势资源,围绕滨城区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为蔬菜、鱼池温室配备感应器、动态跟踪球机等检测控制设备892个。以AI大数据管控平台,实现对园区所有温室24h×365天AI智能种养规划、全链监控、虫害预警等。探索以数字化、智慧化、科学化的农业管理新模式,不断丰富杨柳雪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发展内涵。

  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

  搭载AI科学“规划师”,实现全年种养智慧规划

  创新复合耕作体系。“鱼菜菌”共生系统种养模块以智慧循环生态农业大数据管控平台为支撑,融合水产养殖、水耕栽培和食用菌种植三种农业技术,达到科学共生的“6个0”(0土壤、0化肥、0农药、0营养液、0污染、0排放),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绿色有机种养新模式。

  研判全年种养规划。项目与农政齐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平台建立了种植、养殖和环境控制三大模型,以AI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研判系统综合采集的数据,因地制宜规划当季适合种养的鱼菜菌品种、数量,确保全年356天生产和交付。

  指导资源循环互利。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智慧数字模型的构建,达到对种植养殖环节产生的农业废弃物资源互补互利、循环利用,实现大比例资源节约,经测算可节水90%、节约土地80%、节约人力资源70%、节约电能60%,切实保障鱼菜菌种养双高产、低成本。

  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航拍

  配备5G物联“农艺师”,推动产能开启高倍速

  物联网跟踪环境指标。通过物联网连接棚内植入的传感器,全天候监控棚内反馈的光照、温度、湿度、pH值、溶氧量、氨氮值等各项环境指标,从而达到对整个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实时监控、分析、管理。目前,每天每个模块可采集数据1.7万次,所有数据均可共联互通。

  线上远程一键操控。将平台上的监控系统与自动化设备相结合,通过手机APP就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全产业链的远程一键操控,通过电子传感代替传统肉眼,以大数据智能农艺代替参差不齐的人工农技,实现对鱼成长及蔬菜、食用菌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菜菌和鱼产量可达到传统种养模式的5倍和10倍,平均年产鲜鱼88吨、蔬菜256吨、食用菌180吨。

  智慧循环生态农业大数据管控平台

  上线24h智能“医生”,保障灾病降低超九成

  无土栽培有效避害。棚内蔬菜生产全部采用鹅卵石种植,不仅可以物理隔绝土传病害,还有效避免土培造成的农作物重金属污染。

  实时监测生长状态。依托智慧循环生态农业大数据管控平台,为鱼菜菌安上了“听诊器”,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因子,实时感知生长状态。

  AI听诊预警反馈。平台搭载多种常见灾病AI人工智能算法,为鱼菜菌配备了“AI医生”,对种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灾病虫害进行提前预警和第一时间检测,并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做到防患于未然。可减少灾病发生率达九成以上,切实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把好食品安全关口。

  推出5星电商“销售员”,带动三产融合齐发展

  完善农产品产销全链条。对接“渔菜公社”产品营销平台,园区所种养的鱼、菜、菌等产品可通过小程序进行线上销售,形成长期、稳定、便捷的全链条产销模式,节约投入资源,多渠道提升利润。同时,通过大数据系统实时掌握产销情况,科学化调控种养进度。

  带动三产融合发展。将生产的蔬菜加工成酱菜进行销售,有效拉长产业链。并且在园区内建设特色餐饮区,顾客不仅体验到现场采摘、捞鱼的乐趣,还可以现场品味绿色有机农产品烹饪而成的火锅、烤鱼等美食,有效增加利润附加值,充分带动三产融合发展。

  打造农文旅一体化片区。建设鱼菜共生智慧工厂展厅,依托杨柳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内怀周祠、滨城区杨柳雪镇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打造集参观、研学、红色教育、农产品销售、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项目实施以来,有效盘活鱼菜菌种养殖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运销个体工商户、餐饮店等农产品生产及运销上下游产业资源,年可带动就业和下岗再就业300人,开展农民培训1500人次,年均营业收入达938.88万元,实现利润352.32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以上,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管理智能化、生产集约化,全力打造集活鱼高密度养殖和有机高品质蔬菜供应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区,促进滨城区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三产业融合,蹚出了乡村振兴共富“新赛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加强品种权保护 激励育种创新
贯彻落实修改后的种子法,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记者:《条例》的修订背景是什么?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

0评论2025-05-06238

高台:牧光互补开辟绿色发展新领域
春耕时节,高台县骆驼城镇梧桐村农牧光小区的村民格外高兴,后院里刚刚并网发电的光伏板又为大家带来一笔稳定的收入。“光伏发电每天能收入100元,建设农牧光小区还是挺攒劲的。”梧桐村村民关峰对牧光养殖模式竖起

0评论2025-04-16349

青海祁连:“飞地借牧”实现生态增收双赢
在祁连山下有一群特殊的牛羊,它们会在每年10月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大草原去隔壁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农田里“做客”,享受5个多月的“冬季假期”,再于次年3月份回到祁连山草原,这种特殊的放牧方式被称

0评论2025-04-0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