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联盟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冬季大棚“春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

2024-01-10 12:462560

  深冬时节,走进位于和县台创园的一家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外,寒风瑟瑟;而大棚内,却“春意盎然”,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各式各样的蔬菜缀满枝头,一片蓬勃生机。

  和县被誉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园子”,全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近年来,和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政府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引入并推广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各类新技术,让蔬菜种植不再“看天收”。

  在基地的育苗大棚内,一个个小巧的育苗穴盘整齐地摆放在可移动苗床上,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正在运行,各类种苗生长旺盛,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据基地技术员纪后庭介绍,在传统的大棚内育苗,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只有避开恶劣天气才能育苗,而且特别费工,像这样的2万平方米大棚,每天的浇水、保温工作,起码需要20人;而在如今的现代化育苗温室里,不仅实现播种、施肥、浇水等各环节的自动化,还能通过自动遮阳设施、智能放风器等调节温、光、湿环境,确保各类种苗品质上乘,省工省力,同样面积的大棚,日常管理只需2人。

  工厂化育苗优势突出,育苗效率高、品质好、价格低,吸引了大批菜农前来订购。正在培育的辣椒种苗穴盘上插着标签,清晰地写着村民的姓名。当地菜农和基地签订了协议,基地按照要求进行订单式培育,而菜农只需按照约定的日期来提苗即可。目前,和县共有规模化育苗企业4家,每年培育各类蔬菜种苗2亿多株,能够满足附近10万亩大棚的蔬菜种植。

  当地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育苗的变化,也改变了种植的品种。在基地大棚内,种植的西红柿就有26种之多,大小、形状、色泽甚至口感都各不相同。据了解,和县同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利用现代化大棚进行优良品种的培育筛选,找出更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在历阳镇沈家山村的蔬菜大棚内,菜农正在忙着采摘辣椒,火红的辣椒映衬着菜农脸上丰收的喜悦。和县辣椒是当地地理标志性产品,色泽鲜艳、皮薄肉厚,口感清脆、微辣。“除了生产,蔬菜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存。以前,这些辣椒成熟以后,采摘的周期很短,只有半个月左右,而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摸索了不少独创的新技术。”和县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金龙介绍道。

  在田保鲜技术,就是当地菜农摸索出的“独门秘诀”之一。通过控制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辣椒可以在不采摘的情况下在田保鲜,采摘时间最多可延长4个月,村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采收,既能稳定市场供应,又可保障村民收入。目前,和县每天发往外地的辣椒达2000吨左右,其中半数以上发往长三角地区,菜农早晨刚采摘的辣椒大概几小时后就出现在长三角市民的餐桌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加强品种权保护 激励育种创新
贯彻落实修改后的种子法,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记者:《条例》的修订背景是什么?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

0评论2025-05-06238

高台:牧光互补开辟绿色发展新领域
春耕时节,高台县骆驼城镇梧桐村农牧光小区的村民格外高兴,后院里刚刚并网发电的光伏板又为大家带来一笔稳定的收入。“光伏发电每天能收入100元,建设农牧光小区还是挺攒劲的。”梧桐村村民关峰对牧光养殖模式竖起

0评论2025-04-16349

青海祁连:“飞地借牧”实现生态增收双赢
在祁连山下有一群特殊的牛羊,它们会在每年10月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大草原去隔壁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农田里“做客”,享受5个多月的“冬季假期”,再于次年3月份回到祁连山草原,这种特殊的放牧方式被称

0评论2025-04-0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