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联盟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配方施肥可助推农业发展,但得摆脱“假把式”,才能真正与农增益

2023-10-08 14:252130

农业种植生产中,提及“测土配方”这项施肥技术。

不论是躬耕于田间一线的种植者还探寻农业发展的技术人员,对它都绝对不会陌生。

从上世纪70年代国内开始的摸索研究,到20世纪末检验性的实验推广,再到21世纪后规模化的普及,配方施肥俨然已伴随中国农业发展了近半个世纪。

20年前农业人坚定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是助推农业发展的“农业重器”,笃定的说它有未来农业的美好模样。

20年后的今天“测土配方施肥”虽参与了农业发展,但那个农业人心里的“美好模样”却依然还在未来。

配方施肥这个一直满被期许的“农业重器”好像并未得到应有的器重,更甚的是不少种植生产端的农业人说它是虚有其表的“假把式”。

从绝大数人心中助推发展的“农业重器”到不少一线种植者口中虚有其表的“假把式”,测土配方施肥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是技术本质的问题,还是这其中有什么误会?带着这些疑问,依农今天将通过“为什说配方施肥可以助推农业发展”、“谁把配方施肥做成了“假把式””、“依农对于推进配方施肥的一些客观建议和看法”三个方面,深入的和大家聊一聊“测土配方施肥”。

为什说配方施肥可以助推农业发展

简单的讲“测土配方施肥”就是一种比当前农民朋友惯用施肥方式更为精细准确的施肥方法,再简单些用四个字足以概括:“缺啥补啥”。要谈为什么说配方施肥可以推进农业发展,依农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看。

一、从当前农业生产不良施肥方式带来的“困局”看

如果当前的施肥方式已是较好,那么配方施肥显然就没存在的意义,农业人总是“痛则思变”,若是没有困局、痛处,那还变什么呢?而从种植生产过程中反馈给我们的实际情况来看,显然当前的施肥方式存在较大问题,持续下去农业可能会走入困境。依农认为不良的施肥模式给农业人、农业发展带来了两个较大的矛盾点,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高昂投资成本与农作物低产出、低回报的鲜明对比:不论在田间地头的聊天中,还是网上涉农的帖子里,随处可见的是农民朋友对化肥价格上扬的抱怨,以及对肥料越用越多的无奈。前者是由市场行情决定的,农民朋友只要用就左右不了;后者则诱因更多,但总而言之就是肥料的利用率低了,并且依农坚信若是不良施肥方式继续下去,利用率会更低,农民用的肥会更多,终会陷入一个越来越深的恶性循环。反观当前农民高价格买肥料,大剂量施用肥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什么呢?不是作物的增产提品也不是农民的创益增收,与之相反农作物的低产出和种植收益的低回报。日趋恶化的水土环境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全然相悖:昨天从莘县考察蔬菜种植回来的时候,高速道旁看到一个特别醒目的牌子,上书一个老掉牙却满是真理的标语“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依农觉得写给当前不良施肥方式下滥用化学肥料的情况也是十分贴切。由于化学肥料的乱用和过量使用,我们耕地的土壤在板结、在盐碱化,土壤和作物中的重金属在不断的积累,农产品的品质在下降。此外我们的灌溉水源、饮用水源也因此受到了污染,这是比低产出、低回报更可怕的问题,因此不良施肥方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再往大了讲它正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知道农业是根本,只容向前的可持续发展不容杀鸡取卵的眼前利益,因此这“困境”得变。

二、从配方施肥具备的优势看

配方施肥的优势有很多,当然我们不聊理论概念性的那些东西,依农认为“缺啥补啥”这四个字就已将它的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从成本投入的角度看“缺啥补啥”的施肥方式可以解决当前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用肥普遍超量的问题,肥料用量的减少也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再加之“缺啥补啥”的施肥方式可以精准的满足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保障其较高的产量和品质,由此配方施肥可解决不良施肥方式带来的第一个困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缺啥补啥”的施肥方式,可以避免肥料滥用的问题,实现精准养分供给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水土环境污染等问题,由此配方施肥可解决不良施肥的第二困境。

综上我们再来看,当前的不良施肥方式正阻碍农业发展的良性进程,而配方施肥可以高效的解决它带来的困境,因此理论基础下配方施肥可以助推农业的发展。这样在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推行配方施肥,怎么看都是大有裨益,何来“假把式”一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

谁把配方施肥做成了“假把式”

很多事情理论和实践之间往往有着较大的差距,配方施肥也不例外。当我们谈配方施肥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处于种植生产一线的农业人是配方施肥的实行者和收益者(当然若是搞岔了他们也是第一“受害”者),因此得他们说好才是真的好,而半个世纪的推广实践后,关于配方施肥却有不少“假把式”的反馈声音,那么在实践中它一定是存在问题的,不过绝不是技术本质以及方向的问题。至于谁把配方施肥做成了“假把式”,依农认为其一是它“自己”,其二是“有人”毁了它的声誉,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一、配方施肥的全面实现有一定难度

“缺啥补啥”就四个字,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一般的难。首先“缺啥?”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包括不同作物在不同耕地土质条件下之于各种矿物养分丰缺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配方施肥时了解该农作物的养分需求(要知道同种作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养分需求有区别,同种作物不同栽培种对养分需求也可能存在区别),以及土壤中矿物养分的分布情况(包括养分含量、养分状态等等),显然这是大部分农民朋友自己干不了的事情。其次“补啥?”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土壤、作物缺乏某种矿物养分,我们施肥时得考虑用那一种?怎么用?才能让补下去的肥为作物所用(要知道气候、施肥方法、施肥时间等等都会影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因此即便农民朋友知道“缺啥”,“补啥”的时候可能也会出现问题。当然农民朋友有农业科研、植保等相关部门作为坚实的后端,他们也在不懈的研究、推广、实践着配方施肥,但是我国的耕地情况太复杂了,种植的作物太多了,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全面实现配方施肥是有较大难度的,也正因此配方施肥见“真功夫”难,出“假把式”易。

二、部分农资企业钻了空子毁了“配方施肥”的声誉

关于这一条我觉得不用多说,凡是当前笃定配方施肥是“假把式”的农民朋友,肯定都上过“配方施肥”的当,这里的配方施肥可不是“真配方”。就像上一条依农所讲,农业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很难全面的推行配方施肥,因此不少农资企业开始涉足,又因为配方施肥确实难,部分农资企业开始钻空子,打着测土配方的旗号,却不做测土配方的实事。依农曾经见过一个农资企业的销售人员拿着简易的土壤PH值测试器,给农民朋友下肥料配方,推行所谓的“精准施肥”,可想而知农民朋友用下去肥效如何。钻空子的农资企业多了,农民施肥后还不如以前,配方施肥的声誉就被他们毁了,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农民朋友口中的“假把式”。

因为“难”、因为“假”,配方施肥被扣上了“假把式”的帽子,但是没有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因为难我们则不用去做的,并且没有一件事是因为部分人造假可以掩盖其真相本质的,因此配方施肥得做,不做当前的困境谁来解决。那么该怎样推行配方施肥呢?依农个人有一些建议和看法,接下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依农对于推进配方施肥的一些客观建议和看法

一、配方施肥可以先“粗”后“精”

丁是丁卯是卯的配方施虽然最终的反馈一定是最佳的,但是在当前我国复杂的农业生产现状下确实是难以推行,那么我们何不退一步,慢慢来。我们可不可以先做的不那么精细,把相似产区同种作物的“粗浅”配方先做出来(当然这里的“粗”不是假、不是粗糙,是要适应土壤,适应作物,要比以前好,要与农增益),慢慢过渡后再迈入精细。老在抖音上听到的一句话觉得用在这里特别适合:让配方施肥“偷偷的拔尖”。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业技术要深下基层

配方施肥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都是处于一线的农民朋友,不可置否的是他们种植经验丰富,但大部分农民朋友对于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还是有较大缺失的,就像配方施肥一样,与其我们去采、测、配,不如把配方施肥的相关理论技术揉碎了、说白了让农民朋友有深入的了解,明确它的可行,让一线农业人出自内心的相信那个美好未来。还有不要小看农业人的学习能力,关于种植技术,只要有传播,农业人就能把它更好的结合与实践中。当技术武装农业人之后,配方施肥先“粗”后“精”的速度也就更快了。

三、农资企业应该看未来而不是局限于当下

这一条说给农资企业,商人逐利没有错,种地不也是为了赚钱嘛,但这钱得赚的塌心实地,配方施肥容不得掺假。作为农业人我均坚信未来农业中一定有配方施肥的一席之地,农资企业有技术、有资本,若踏实去做,必定是配方施肥最好的推行者。农资企业应抬起头把眼光放远些,农业之“利”在未来,配方施肥这件事先做先得。

写在最后,“劝劝”农民朋友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假把式”一说,多半是出于一线农民朋友之口,可能确实吃过它的亏,也可能只是人云亦云。最后依农想为了配方施肥的更好推行,“劝劝”农民朋友,当前施肥模式下我们是存在诸多“困境”的,这些问题急待解决,且不谈配方施肥的这理论、那基础,相信施肥时“缺啥补啥”这四个字,农业人都认可。所以即便是上过农资企业钻空子的当,也请再接纳真正的配方施肥,哪怕是为了农业相关部门植保人的苦口婆心和自己田间地头的辛勤汗水。做农业,莫因难而不做,别为一颗“老鼠屎”拒绝一锅好汤,配方施肥定会与农增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以科技推动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莫瑞玻
以科技推动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莫瑞玻

0评论2024-06-03613

前沿技术走向应用 催生调味品新增长点
前沿技术走向应用 催生调味品新增长点

0评论2024-05-1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