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联盟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小香菇撑开产业振兴“大金伞”

2023-11-06 15:083750

全媒体记者 焦宇炜 通讯员 李凤一

爱菌农业香菇大棚中,女工熟练地将菌棒剥袋、码放在钢架上。全媒体记者 焦宇炜 摄

11月1日上午,在万隆乡爱菌农业有限公司的香菇大棚里,几名女工正熟练地将刚运送来的菌棒剥袋、码放,钢架上,一根根菌棒整齐排列,淡淡的菌香扑面而来。预计4天至5天,这些菌棒将陆续撑起一把把漂亮的“花伞”,迎来第一轮收获季。 

“最近几天我每天在这里做剥袋工,上手快,工作量也不大,一天工作八个小时,能挣100多元。大棚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家住小高庙村三组的杨芳一边熟练地剥袋,一边高兴地说。 

“香菇种植周期短,收益快,这批我们共上架10万根菌棒,预计总产量可达30万斤,可实现年收入180余万元。”大棚负责人渠长威说,“目前是菌棒上架阶段,11个大棚带动了8名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后续还需要采菇工、分拣工、打包工,将带动更多附近村民就业。”万隆乡爱菌农业有限公司现有11个菌棚,1个分拣仓,占地8亩,该公司引进了烘干设备,主要以生产鲜菇和菌菇干为主。 

渠长威是土生土长的万隆乡小高庙村人,在接触香菇产业之前他一直和妻子孙艳梅在深圳创业打拼。近年来,家乡的产业越做越红火,夫妻二人便萌发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夫妻二人通过去南阳考察、学习,看到了香菇种植的效益,便决心将香菇种植技术引入家乡。结合万隆乡的气候特点,渠长威引进了“9608”品种香菇,该品种耐寒,产量高,菇面光滑、菌盖厚实、口感绵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香菇种植产业只是万隆乡发展特色种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隆乡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气候、区位等优势,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探索特色种植发展路径,按照“一村一品”工作思路,打造“多宝万隆”。通过“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等种植模式,培育壮大红薯、花生、胡萝卜、土豆、大蒜、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基地,让群众跟着组织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致富跟着能人走,使特色种植产业在乡村振兴大道上“一路生花”。2022年12月,万隆乡获评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责任编辑:刘薇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加强品种权保护 激励育种创新
贯彻落实修改后的种子法,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记者:《条例》的修订背景是什么?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

0评论2025-05-06238

高台:牧光互补开辟绿色发展新领域
春耕时节,高台县骆驼城镇梧桐村农牧光小区的村民格外高兴,后院里刚刚并网发电的光伏板又为大家带来一笔稳定的收入。“光伏发电每天能收入100元,建设农牧光小区还是挺攒劲的。”梧桐村村民关峰对牧光养殖模式竖起

0评论2025-04-16349

青海祁连:“飞地借牧”实现生态增收双赢
在祁连山下有一群特殊的牛羊,它们会在每年10月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大草原去隔壁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农田里“做客”,享受5个多月的“冬季假期”,再于次年3月份回到祁连山草原,这种特殊的放牧方式被称

0评论2025-04-0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