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联盟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生态富农 福建福安乡村林下经济“多点开花”

2025-03-12 15:133360

惊蛰前后,几场雨水浇灌,福建省福安市范坑乡毛家坪村森林公园内,一朵朵硕大的熊掌菇破袋而出,村民穿梭于一排排架子内,采收、分拣、装框。

图为村民将采收的熊掌菇进行分拣和装框。

“熊掌菇每年可以采收三季,今年这8000多筒预计能收2万多斤,比去年多3000来斤。”这几天忙着跑市场、对接客商的毛家坪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毛希仔说,目前已经有客商给他们开出了每斤3块多的价格。

森林公园内,可见树下垂挂着一筒筒黑木耳,树干用布袋缠绕处“长”出一株株铁皮石斛。毛希仔说,不止这些,林下还种有姜黄、黄精等作物,都是这两年开始种植的。

据介绍,毛家坪村海拔高700多米,植被资源丰富,过去主要以种植茶叶、太子参等作物为主。随着劳动力外流,传统农作物效益不景气,毛家坪村两委开始思索引进易管护、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经济作物。

“这几年,范坑乡党委带领村两委成员多次外出考察,最终确定了发展林下经济的路子。”范坑乡重点项目办经办、毛家坪村包村干部赖珂楠说,乡里还为毛家坪村争取到了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引进熊掌菇、黑木耳等林下经济作物。

图为村民穿梭于一排排架子内采收林下经济作物。

毛希仔说,发展林下经济这几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都能增加2万多元,更重要的是,林下经济作物管护对劳动力要求不高,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有钱赚。

毛家坪村村民毛石木就是受益者之一,“2月到3月摘熊掌菇、8月到9月摘黑木耳,活也不重,每天能有200多元工钱,划得来。”

地处福安市西北部高海拔山区的范坑乡,林木资源丰富,这为发展菌菇代料栽培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加之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储存,使得菇体更加紧实鲜美。

“我们的黑木耳长得特别肥厚,口感也十分爽滑有嚼劲,很多客商都愿意来这里收购。”初春,范坑乡徐家山村的福安市昌锦家庭农场黑木耳喜获丰收,负责人陈昌锦说,黑木耳可以采收多茬,去年试种了4.5亩,晒成木耳干有2000来斤,价格高的时候一斤能卖30多元。

“过去单种水稻,收入有限,现在通过稻菌轮种,同样一块田,效益翻了好几倍,日子越过越有盼头。”陈昌锦感慨说,乡政府还帮忙联系浙江等地客商,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解决没有客源的难题,今年他打算将种植面积再扩个两三亩。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范坑乡也面临年轻人外流、劳动力不足等难题,而作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油茶、茶叶对劳动力要求高,如何破题?

“要破解乡村劳动力短缺的困境,靠山吃山就要有新‘吃法’。”范坑乡党委书记林万堂介绍,这些年,范坑乡在做好油茶、茶叶两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极盘活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构建“2+N”产业发展格局,拓宽村民增收路。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高台:牧光互补开辟绿色发展新领域
春耕时节,高台县骆驼城镇梧桐村农牧光小区的村民格外高兴,后院里刚刚并网发电的光伏板又为大家带来一笔稳定的收入。“光伏发电每天能收入100元,建设农牧光小区还是挺攒劲的。”梧桐村村民关峰对牧光养殖模式竖起

0评论2025-04-16235

青海祁连:“飞地借牧”实现生态增收双赢
在祁连山下有一群特殊的牛羊,它们会在每年10月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大草原去隔壁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农田里“做客”,享受5个多月的“冬季假期”,再于次年3月份回到祁连山草原,这种特殊的放牧方式被称

0评论2025-04-07232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全力打好农牧业稳产稳量攻坚战
3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运行的决策部署,省农业农村厅于近日制定印发《全力打好农牧业稳产稳量攻坚战行动方案》,围绕粮食安全、畜牧业产能、冷水鱼产业发展及输出地

0评论2025-03-26258

为科尔沁大地建起“种子方舟”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03年,大学刚毕业的甘肃汉子何智彪踏上了去往内蒙古通辽的旅程。从此,他和这里结下不解之缘。何智彪是内蒙古通辽市农牧业科学院中蒙药产业与动植物食品工程研究室

0评论2025-03-24264

和林格尔县:多领域协同奋进 奏响发展新乐章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积极作为,多个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到科创能力的不断提升,再到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和林县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发展新篇章。产业

0评论2025-03-1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