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作为一种常见坚果,很受老女老少的喜爱。
但有些中老年人认为核桃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所以不敢吃。
实际上,适量吃点核桃,不仅可以为身体补充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钾、钙、镁、锌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还能护心。
60岁后的老年人,吃核桃有何好处?
1、抗氧化
在所有坚果当中,核桃的抗氧化活性高居榜首。
其氧化物质(主要为多酚类)基本都在核桃仁表面那层褐色的皮里边,吃得时候一定不要丢掉了。
通常来说,吃起来涩味越浓的核桃,抗氧化性一般就会越强。
2、对心血管有益
核桃中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有70.7%的亚油酸和12.4%的亚麻酸和8.9%的α-亚麻酸。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都是大脑组织细胞的主要结构脂肪,对于缓解和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益处。
《营养生物化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提到,连续四周让受试者每日摄入40g核桃,就能有效提高受试者微血管功能。
3、护肤
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皮肤有好处。
而且,其中的亚油酸能促进皮肤发育和增加皮肤营养,有利于滋养毛发。
4、降低患2型糖尿病风险
美国《营养学杂志》一则研究发现,每周吃两次核桃,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24%的几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坚果每周摄入量为50~70克。
核桃仁含油脂可高达60%,老人每天核桃的适宜食用量是一小把(去壳后),约28克核桃,大约为2~3个。
除了直接吃,核桃入菜也是不错的,比如和西兰花、紫甘蓝一起做个蔬菜沙拉。
最后还要提醒老年人,为了自己的健康,过期的坚果、有哈喇味的坚果、霉变的坚果等3种坚果尽量不要吃。
除此之外,以下几种食物也存在黄曲霉素污染的可能,尽量不要吃:
第一,发霉腐烂的水果
水果富含糖分,在夏天高温天气下,尤其容易发霉,不少水果看着只是坏了一小块,但实际上,整个水果很可能都产生了黄曲霉素以及其他的一些细菌,这是一种一级致癌物,如果人体长期摄入这种物质,那么很可能会诱发肝脏等器官病变,增加患癌几率。
所以,平日我们买水果,一定不要贪便宜买烂了的水果,水果如果只是表皮不太好看,一般只是营养价值有所降低,但还是能吃的,但如果水果已经发生发软腐烂了,即便只是坏了很小的一部分,都不建议再吃了。
第二,发霉变质的食物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食物也非常容易产生黄曲霉素,同样需要尽量不吃,比如发霉变质的谷物或面包、久泡的木耳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一旦发现变味了,那么要及时丢掉。
同时,一些常见日用品也要警惕黄曲霉素,比如用久了的筷子、发霉的筷子砧板、用了很久的洗碗布等等。
第三,开封时间过久的油
开封时间过久的油指的是在开封后长时间未使用的食用油。食用油在长时间存放后,会因为氧化反应而产生酸价和过氧化物质,这些物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根据研究,开封时间过久的油中的酸价和过氧化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新鲜的食用油,而这些物质会引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等疾病。
此外,开封时间过久的油还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如灰尘、细菌等,这些污染物会进一步加剧油品的氧化程度,增加对肝脏的损害。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开封时间过久的食用油,尽量选择新鲜的油品。